一位獨居老人在家突然摔倒,因為戴了智能手環,救護人員及時到場送醫。
一輛電動車違規推入電梯后,電梯門無法自動關閉,同時電梯播報提醒,乘梯人經勸阻推出電動車后,電梯恢復正常運行。
疫情防控期間,人臉識別紅外體溫檢測設備能實現無接觸式測溫、開門,降低病毒感染風險,受到居民歡迎……
這些都是智慧社區常見的應用場景。智慧社區逐漸從概念藍圖走進我們的真實生活。同時,以5G網絡、數據中心、人工智能、物聯網建設等為代表的“新基建”為智慧社區發展注入了新動力。基于“云網一體、共享協同”的ICT2.0+戰略,烽火積極布局智慧城市產品和解決方案。以“城市大腦”為牽引,打造智慧社區微腦,在智慧社區建設的道路上持續探索,強化信息化創新服務模式,整合、優化有限資源,打通智慧城市建設的最后一公里,助力智慧社區有效落地。
依托運營倒推服務改革
烽火在參與武漢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,積極開展智慧化社區建設試點,重點發展社區服務體系,以城鄉街道、社區為基本單元,以各類社區服務設施為依托,以社區全體居民、駐社區單位為對象,以政務服務、公共服務、志愿互助服務、便民利民服務為主要內容,以滿足社區居民生產生活需求、提高社區居民生活質量為目標,形成政府引導支持、社會多元參與的服務網絡及運行機制。
強化信息化創新服務模式。建設統一的的社區服務信息平臺,整合、優化有限資源,加強區內交流互助,創新服務模式,提升效率質量,打破物業、社區、街道各自為政的服務形態。
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社區建設。在明確責權基礎上,全面學習推廣“百步亭經驗”,將社區管理部門重點工作定位為監督、指導,實現社區自治,通過社會資本介入,不僅解決資金短缺問題,而且豐富服務內容和渠道。
智慧賦能提升基層智慧治理水平
烽火致力于打造社會“基層治理”的“智慧樣本”。在南京堯化街道落地的街道級智慧社區項目,依托烽火南京云數據中心的ICT基礎設施服務,通過大數據手段深度融合關聯,以可視化技術呈現,實現政府組織結構和辦事流程的優化重組,構建集約化、高效化、透明化的政府治理與運行模式,打造極速、智能、友好的智慧社區管理新體驗,并由此獲得了中國通信企業協會頒發的2019年度“最佳城市創新應用獎”。
烽火智慧社區解決方案正在努力構建“無處不智慧”的生活場景,有效實現社區服務管理扁平化、精細化、智能化、高效化,打造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“整體型社區模式”。生活在智慧社區,居民更有安全感、幸福感,智慧社區的未來一定值得期待。